在超快光學測量領域,皮秒級激光光源因其高的時間分辨率和穩定性,成為科研與工業檢測的關鍵工具。日本CCS(可能為CCS Inc.或CCS Opto)推出的FOLS-12 SM光纖輸出皮秒脈沖LD光源,憑借其500ps脈寬、50MHz高重復頻率及紫外-紅外寬波長可選特性,在高速光學測量中展現出性能。以下是其核心優勢及典型應用案例:
超短脈沖寬度(~500ps):適用于時間分辨測量,如熒光壽命分析、超快探測器響應測試。
高重復頻率(50MHz):支持高速數據采集,提升測量效率。
寬波長覆蓋(375–1770nm):涵蓋紫外、可見光及紅外波段,適配不同實驗需求。
溫控穩定性:集成溫度控制電路,確保長期輸出功率和波長穩定性。
外部觸發驅動:兼容脈沖發生器、PC輸出等,靈活適配各類實驗系統。
應用場景:生物熒光標記、化學動力學研究。
案例表現:FOLS-12的500ps脈沖可精確激發熒光分子,配合時間相關單光子計數(TCSPC)技術,實現亞納秒級壽命測量。
應用場景:PMT(光電倍增管)、APD(雪崩光電二極管)性能評估。
案例表現:通過50MHz重復頻率脈沖模擬高速光信號,量化探測器上升時間與延遲特性。
應用場景:激光雷達(LiDAR)、光學干涉儀。
案例表現:皮秒級脈沖的短相干長度可減少噪聲干擾,提升測距精度。
應用場景:光纖通信系統驗證。
案例表現:利用TTL觸發功能模擬高速光通信信號,測試接收端誤碼率。
對比傳統光源:FOLS-12的溫控設計優于普通LED脈沖光源,波長穩定性媲美飛秒激光器,但成本更低。
前沿應用拓展:
空間碎片激光測距:類似技術(如1.2mJ皮秒激光)已用于高精度衛星測距,測距精度達厘米級。
量子光學實驗:超短脈沖可用于單光子源制備與量子密鑰分發測試。
CCS FOLS-12憑借其高速度、多波長、高穩定性,成為高速光學測量的標設備。未來,隨著超快光學技術在量子通信、空間監測、生物成像等領域的深入應用,此類光源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。對于科研機構與高制造業,FOLS-12是提升測量精度與效率的理想選擇。